氩弧焊机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-江言
选择字号: 超大 标准 发布时间:2018年02月12日 | 作者:admin | 336人浏览
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-江言利云卡盟
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
——江言《迷失在青春的日子》后记
1
什么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?
小时候写作文喜欢遣词排句,大量华美的词藻磅礴的字句充斥在字里行间,起初不经意,但不协条是显而易见的。
犹如四口之家冒出两位主妇,互相猜疑、排斥,势必引起祸端。意识到此已是十年之后。偶然之故,我翻出了多年来在各类报刊上发表的乱七八糟的我的文章剪辑,看着看着不仅大汗淋漓——抛却华丽的字眼和饶舌的辞令,竟然所剩无几。十年时间,时光逝去万物流转。杜拉斯的湄公河干涸又丰盈寅次郎的故事,村上春树的大象想必业已重返心中平原。
十年,十年之久,漫长的令人无限遐思西街棺材铺。而我,于文字依然不得要领,更多了不知所措的无可奈何之感。
笔下所言却非心中所想,洋洋万字而不知所云——每每如是。
2
“文字说白了只是一种游戏。”此后不久,曾有一次基轮,唯一一次,我差点顿悟。李冠廷
酒筵上一位老板(早年曾经是位作家)和我谈论起文学,刹那间让我醍醐灌顶。“文字只是一种游戏,”他一字一顿地说:“不必深究,你也不要太执着。”
我才不执着呢,我属于那种“打得过就打,打不过就跑的主。”
只是遗憾的是十天之后他自杀了。报纸称他一度身家数百万,如今负债累累,不堪重负幸孕灰姑娘,他索性一死了之。我无意说那位作家之死使我对文学的价值产生了怀疑,事实上从始至终我连对文章的好坏如何判断这一标准尚未搞清楚过。
我唯一能做的是保持冷静,不停歇地阅读再阅读,妄图从书中寻找答案。
3
其间我翻阅了大量文学书籍,每一本书都用“深究”的态度去对待,隔一段时间再去翻看,看能否经得住推敲。事实上很多书第一遍都很难坚持看下去,而有的书我不厌其烦地看了一遍又一遍。我无意吹捧或褒贬谁。其实每一位作者都有他的世界。
他们用文字构筑的城池,有的雄伟壮观恶女帮,有的光怪陆离,各有景致。但是能让我乐于向往长时留恋的并不是每座城池。
那些不厌其烦地让我看了一遍又一遍的小说,不在于文字的华美、不在于故事的跌宕,在于它能打动我心。
这样的文字不在于作者国界的差异、不在于素材的不同、不在于空间的更迭,而在于和我的距离感。
是的,距离感。我相信小说不单是讲故事这般简单,文笔、思想或许还有其他。最重要的是距离感寤寐求之。
作为小说讲述者,也许你和读者能够保持的距离至关重要鬼来电铃声,太远则生疏、太近则平淡。
这当然只是我个人的浅见。只不过这样的发现让我欢欣鼓舞。
很长时间我喜欢一边阅读一遍用大脑丈量彼此之距离,常常乐此不彼。
后来我偶然读了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成名作《且听风吟》,文章中他提到了他最崇拜的一位美国非著名作家哈特费尔德,里面有一句哈特费尔德关于文学的论述。
“从事写文章这一作业,首先要确认自己同周遭事物之间的距离,所需要的不是感性燕秀工具箱,而是尺度。”
这句话说得多好。我终于找到了强烈的认同之感。
4
《迷失西安》这篇小说在网上连载于2009年春天。
我陆陆续续动笔,试图找到良好的距离感。但是很遗憾,在最初的构思中连主人公都和我很陌生。
以至于多次推倒重来,常常思维限于枯竭。写到一半的时候彻底停止。
我像等待戈多一般等待着完稿的这一天。庆幸的是它终于珊珊来迟潜山教育网。
2010年南非世界杯,在等待凌晨2:30球赛开始的漫漫长夜里,我突然来了写完的欲望,如潮水奔涌一发而不可收鹓鶵。
这个夏日的诸多夜晚,我看见喜爱的球队离开,看见大牌碌碌无为,看见无名球员荣升新贵。我看见有人失落有人兴奋。
人生如斯。时光飞逝万物流转。
其实有时候只是心境的改变。我改了qq签名,“天地一时,无比开阔红狼牙鰕虎鱼。”
5
只是还是未能结尾。
灵感在世界杯后戛然而止,一晃已是八年。
八年中写了另外多篇小说,《6路车开往终点》出版并再版,十篇中短篇小说也集结成《如果时光留不住》出版,唯有这《迷失西安》尘封在电脑里的word文件夹里,已然被遗忘月上无风。
但我不能就此罢手。她像迟暮的美人,期望人揭开盖头。
“所需要的不是感性兽穴俱乐部,而是尺度。”我开始大幅修改,几乎是推到重来。
我端坐在工作室22层的桌前,击键如飞,情节像潮水奔涌不歇,故事中的人物像老友般纷至沓来,格外亲切。
与君初相逢,似是故人归。
彼时已是暮春,放眼望去,南山美如眉黛,不远处电视台的塔尖银光闪亮。窗外常有鸽群造访,常有一两只在窗台上驻足,稍有动静,它们便飞开去,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。
6
最后我不得不再提一下哈特费尔德。
在他“距离论”的指引下,我的小说终于完稿。将《迷失西安》改名成《迷失在青春的日子》。我对他充满感激之情,四处搜寻他的资料。直到最后才知道,村上春树推崇的著作无数的哈特费尔德,其实是小说中他杜撰的人物!氩弧焊机已被证实查无此人。自然他关于文学的“距离感”的论述也是子虚乌有。
呵呵。
但我还是愿意相信这“距离说”。
世界上最适当的距离不是千里、不是咫尺。
我也不知道这部小说的距离感,是过还是不及?
我愿和你一起追寻。
江言:传媒人、网络作家,出版有《6路车开往终点》《如果时光留不住》,将版《迷失在青春的日子》标签: